插件开发
检查外部依赖
插件本身提供了 init 方法。方便插件加载后做初始化动作。
注:如果部分插件的功能实现,需要在 Nginx 初始化启动,则可能需要在 apisix/init.lua 文件的初始化方法 http_init 中添加逻辑,并且 可能需要在 apisix/cli/ngx_tpl.lua 文件中,对 Nginx 配置文件生成的部分,添加一些你需要的处理。但是这样容易对全局产生影响,根据现有的 插件机制,我们不建议这样做,除非你已经对代码完全掌握。
给插件取一个很棒的名字,确定插件的加载优先级,然后在 conf/config.yaml 文件中添加上你的插件名。例如 example-plugin 这个插件, 需要在代码里指定插件名称(名称是插件的唯一标识,不可重名),在 apisix/plugins/example-plugin.lua 文件中可以看到:
local _M = { version = 0.1, priority = 0, name = plugin_name, schema = schema, metadata_schema = metadata_schema,}
注:新插件的优先级( priority 属性 )不能与现有插件的优先级相同,您可以使用 control API 的 /v1/schema
方法查看所有插件的优先级。另外,同一个阶段里面,优先级( priority )值大的插件,会优先执行,比如 example-plugin
的优先级是 0 ,ip-restriction
的优先级是 3000 ,所以在每个阶段,会先执行 ip-restriction
插件,再去执行 example-plugin
插件。这里的“阶段”的定义,参见后续的这一节。对于你的插件,建议采用 1 到 99 之间的优先级。
在 conf/config-default.yaml 配置文件中,列出了启用的插件(都是以插件名指定的):
plugins: # plugin list - limit-req - limit-count - limit-conn - key-auth - prometheus - node-status - jwt-auth - zipkin - ip-restriction - grpc-transcode - serverless-pre-function - serverless-post-function - openid-connect - proxy-rewrite - redirect ...
注:先后顺序与执行顺序无关。
特别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你的插件有新建自己的代码目录,那么就需要修改 Makefile 文件,新增创建文件夹的操作,比如:
$(INSTALL) -d $(INST_LUADIR)/apisix/plugins/skywalking$(INSTALL) apisix/plugins/skywalking/*.lua $(INST_LUADIR)/apisix/plugins/skywalking/
_M
中还有其他字段会影响到插件的行为。
local _M = { ... type = 'auth', run_policy = 'prefer_route',}
run_policy
字段可以用来控制插件执行。当这个字段设置成 prefer_route
时,且该插件同时配置在全局和路由级别,那么只有路由级别的配置生效。
如果你的插件需要跟 consumer
一起使用,需要把 type
设置成 auth
。详情见下文。
配置描述与校验
定义插件的配置项,以及对应的 描述,并完成对 JSON 的校验,这样方便对配置的数据规 格进行验证,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以及程序的健壮性。同样,我们以 example-plugin 插件为例,看看他的配置数据:
{ "example-plugin": { "i": 1, "s": "s", "t": [1] }}
我们看下他的 Schema 描述:
同时,需要实现 check_schema(conf) 方法,完成配置参数的合法性校验。
function _M.check_schema(conf) return core.schema.check(schema, conf)end
注:项目已经提供了 core.schema.check 公共方法,直接使用即可完成配置参数校验。
另外,如果插件需要使用一些元数据,可以定义插件的 metadata_schema
,然后就可以通过 admin api
动态的管理这些元数据了。如:
local plugin_name = "example-plugin"
local _M = { version = 0.1, priority = 0, -- TODO: add a type field, may be a good idea name = plugin_name, schema = schema, metadata_schema = metadata_schema,}
你可能之前见过 key-auth 这个插件在它的模块定义时设置了 type = 'auth'
。 当一个插件设置 type = 'auth'
,说明它是个认证插件。
认证插件需要在执行后选择对应的 consumer。举个例子,在 key-auth 插件中,它通过 apikey
请求头获取对应的 consumer,然后通过 consumer.attach_consumer
设置它。
为了跟 consumer
资源一起使用,认证插件需要提供一个 consumer_schema
来检验 consumer
资源的 plugins
属性里面的配置。
下面是 key-auth 插件的 consumer 配置:
{ "username": "Joe", "plugins": { "key-auth": { "key": "Joe's key" } }}
你在创建 Consumer 时会用到它。
为了检验这个配置,这个插件使用了如下的 schema:
local consumer_schema = { type = "object", properties = { key = {type = "string"}, }, required = {"key"},}
注意 key-auth 的 check_schema(conf) 方法和 example-plugin 的同名方法的区别:
-- key-authfunction _M.check_schema(conf, schema_type) if schema_type == core.schema.TYPE_CONSUMER then return core.schema.check(consumer_schema, conf) else return core.schema.check(schema, conf) endend
根据业务功能,确定你的插件需要在哪个阶段执行。 key-auth 是一个认证插件,所以需要在 rewrite 阶段执行。在 APISIX,只有认证逻辑可以在 rewrite 阶段里面完成,其他需要在代理到上游之前执行的逻辑都是在 access 阶段完成的。
注意:我们不能在 rewrite 和 access 阶段调用 ngx.exit
或者 core.respond.exit
。如果确实需要退出,只需要 return 状态码和正文,插件引擎将使用返回的状态码和正文进行退出。
编写执行逻辑
curl http://127.0.0.1:9080/apisix/admin/routes/1 -H 'X-API-KEY: edd1c9f034335f136f87ad84b625c8f1' -X PUT -d '{ "methods": ["GET"], "uri": "/index.html", "id": 1, "plugins": { "limit-conn": { "conn": 1, "burst": 0, "default_conn_delay": 0.1, "rejected_code": 503, "key": "remote_addr" } }, "upstream": { "type": "roundrobin", "nodes": { "39.97.63.215:80": 1 } }}'
conf
参数是插件的相关配置信息,您可以通过 core.log.warn(core.json.encode(conf))
将其输出到 error.log
中进行查看,如下所示:
function _M.access(conf, ctx) core.log.warn(core.json.encode(conf)) ......end
conf:
{ "rejected_code": 503, "burst": 0, "default_conn_delay": 0.1, "conn": 1, "key": "remote_addr"}
ctx
参数缓存了请求相关的数据信息,您可以通过 core.log.warn(core.json.encode(ctx, true))
将其输出到 error.log
中进行查看,如下所示:
function _M.access(conf, ctx) core.log.warn(core.json.encode(ctx, true)) ......end
针对功能,完善各种维度的测试用例,对插件做个全方位的测试吧!插件的测试用例,都在 t/plugin 目录下,可以前去了解。 项目测试框架采用的 。 一个测试用例 .t 文件,通常用 __DATA__ 分割成 序言部分 和 数据部分。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下数据部分, 也就是真正测试用例的部分,仍然以 key-auth 插件为例:
=== TEST 1: sanity--- config location /t { content_by_lua_block { local plugin = require("apisix.plugins.key-auth") local ok, err = plugin.check_schema({key = 'test-key'}, core.schema.TYPE_CONSUMER) if not ok then ngx.say(err) end
ngx.say("done") } }--- requestGET /t--- response_bodydone--- no_error_log[error]
一个测试用例主要有三部分内容:
- 程序代码: Nginx location 的配置内容
- 输入: http 的 request 信息
- 输出检查: status ,header ,body ,error_log 检查
这里请求 /t ,经过配置文件 location ,调用 content_by_lua_block 指令完成 lua 的脚本,最终返回。 用例的断言是 response_body 返回 “done”,no_error_log 表示会对 Nginx 的 error.log 检查, 必须没有 ERROR 级别的记录。
根据我们在 Makefile 里配置的 PATH,和每一个 .t 文件最前面的一些配置项,框架会组装成一个完整的 nginx.conf 文件, t/servroot 会被当成 Nginx 的工作目录,启动 Nginx 实例。根据测试用例提供的信息,发起 http 请求并检查 http 的返回项, 包括 http status,http response header, http response body 等。
插件可以注册暴露给公网的接口。以 jwt-auth 插件为例,这个插件为了让客户端能够签名,注册了 GET /apisix/plugin/jwt/sign
这个接口:
注意注册的接口会暴露到外网。 你可能需要使用 interceptors 来保护它。
如果你只想暴露 API 到 localhost 或内网,你可以通过 来暴露它。
Take a look at example-plugin plugin:
local function hello() local args = ngx.req.get_uri_args() if args["json"] then return 200, {msg = "world"} else return 200, "world\n" endend
function _M.control_api() return { { methods = {"GET"}, uris = {"/v1/plugin/example-plugin/hello"}, handler = hello, } }end
如果你没有改过默认的 control API 配置,这个插件暴露的 GET /v1/plugin/example-plugin/hello
API 只有通过 127.0.0.1
才能访问它。